一直以来,富阳的美丽乡村建设始终坚守一个信念,就是让农村更美、农民更幸福,以美丽乡村的建设带动乡村旅游。从最初的“兼田园之美、具城市之利”到“重构乡村的美与生活”,再到“做一个幸福的农民”,一以贯之的打造有文化、有技术、有素养、有情怀,绿色、共享、美丽、人文的新农村。
五年来,我区累计投入资金33.4亿元,创建全面小康示范村39个,培育建设32个中心村、40个精品村、83个美丽乡村提升村、11个历史文化村和5个风情小镇,美丽乡村创建率达100%。先后获得省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县和“千万”工程先进单位,省新农村建设优秀单位等荣誉称号。
从一开始以城市手法建设新农村的1.0版本,到以修复、复制的手法建设新农村的2.0版本,再到现在用新生的手法来重构乡村的美与生活的3.0版本。应该说,近几年的探索和实践,新农村建设虽然经历过一些阵痛,比如到处是整齐划一的小洋楼、大草坪造成的“水土不服”,修复出来的老房新屋“年轻人不愿意住”等,但是通过建设版本的不断更新换代,农村又重新焕发了生机和活力。
富阳自公元前221年置县,2200多年的历史,让我们的农村从来不缺少根基和文脉。通过古旧建筑修缮保护、民俗文化继承挖掘,使得我们的新农村建设别具一格,村村有风景、村村有故事。类似的如龙门古镇、场口东梓关、洞桥文村、大源蒋家村等等。这些鲜活的文化遗存和风俗习惯,是我们打造新农村时最该保留的东西,可以让我们的农村有血有肉有灵魂。
根基文脉是新农村建设的灵魂,当然新农村仅仅有这些是不够的。传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,让农村兼具城市之利,才能留住农村的年轻居民。近年来,我区每年安排中心村培育建设专项补助资金1.6亿元,统筹整合资源让农村的配套更加齐全;大力推行农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分类处理;大力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、文化建设等“里子工程”;大力发展现代农业、高科技农业,使得传统农村也可以像城市一样宜居、宜业。
顺应“互联网+”,有力拓展农村创新创业空间,积极改进乡村生产模式和生活方式,增进城乡要素流动和信息互动,提升农村的创业情怀;注重设计让乡村更美好的理念,因地制宜打造杭派民居示范村,实现了土地节约化、户型理想化、景观乡土化、效益最大化,重塑了村民的乡愁情怀;结合文化礼堂建设,推行居家养老服务,积极打造公共空间,优化庭院美丽设计,体现政府的民本情怀。
这几年,我区美丽乡村建设努力做到 “政府不能缺位、村民不能缺失、设计师不能缺席”。通过党委政府、设计师与村民之间的互动、沟通和交流,制订出让村民满意的设计方案,并推动它们落实到位,才打造出“让村民自豪、让城里人向往、让游客痴迷”的3.0版新农村,使得农村散发着绵绵不绝的活力。结合美丽乡村建设,我区依托山水、人文、产业等特色资源,大力发展民宿经济,开辟农民增收致富新渠道。至目前,已培育打造9个农村现代民宿示范点和2个民宿示范村,今年上半年共接待游客16.5万余人次,实现营业收入495万元。
编辑者:fyf808.com
更多资讯请访问 富阳房产网www.fyf808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