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几天,在鹿山街道街上补了30年鞋子的章仁欢,没有出来摆摊。昨天上午,街上还没有他的身影。他的顾客张先生焦急地说,他还会不会来? 章仁欢家住蒋家村,离鹿山街道办事处500余米。走到拐角处,章仁欢穿着一套迷彩服,正从家里出来,手里提着两个塑料袋。他到哪里去?他用手往前指了指,又往家指了指。原来,他去路边的垃圾房扔垃圾,说一会回来。他住在一楼,有卧室、卫生间、厨房间,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。房子是6年前重新改造的,原来他住在平屋里,他侄女建造房子时,一并将他的房子改成了楼房。这几天为什么没有去补鞋,原来可是风雨无阻的哟。章仁欢用手向天空比划,说下雨没有去,这不,太阳出来了,他已经把工具收拾妥当,正准备出发呢。他麻利地把工具箱放在三轮车上,用细绳子绑牢。随后,他拿了一个可乐瓶,到水龙头上去接了水,表示是磨刀用的。鹿山街道的张先生在章仁欢这补鞋有13年时间了。他说,在印象中章仁欢一般早上骑着三轮车来摆摊,天快黑时收摊回家,一年中极少间断。今年上半年,有一个多月没有看到章仁欢,以为他出了什么事,后来他又照例来帮别人补鞋。前几天,又没有看到他,刚好有一双鞋要补,所以有点急。这次,章仁欢把补鞋的地方选择在鹿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前面。他停稳车后,熟练地把各种工具摆好,拿出一幅老花眼镜,膝盖上盖好围兜。他先把一位女顾客的一只高跟鞋拿起来,底钉处用锉锉出纹路,用钳子拔出来,再换一个新的上去,并把四周锋利的地方磨平。5分钟,一双鞋子就修好了。旁边的一位来自贵州的老奶奶看章仁欢补鞋,忍不住赞叹。她比章仁欢小两岁,从老家来帮儿子带小孩,她儿媳也这里补过好几次鞋,觉得章仁欢技术好、价格便宜。“都说老了不中用,没想到他这么大年龄了还这么受欢迎。”这位老奶奶说。碰到陌生人来补鞋,章仁欢伸出一个手指,代表1块钱。如果顾客多给了钱,他会追上去,用手比划着把钱找给别人。章仁欢的姐姐章秋华今年81岁,离章任欢的家只有10多米。昨天下午,她正在屋子里穿羽毛球拍。章秋华说,弟弟5岁时,就没有了妈妈,12岁时爸爸也离开了他。他5岁时就不能说话了,是吃药吃坏的。8岁时,她就带着弟弟到生产队去干农活,他农活样样都会做,是种田的好手,年轻时也到处打打短工,以贴补家用。 30年前,章仁欢自学了补鞋,还自己到富阳城区买鞋垫等物品。他补好鞋子后,交给顾客时脸上总带着微笑。熟悉的村民叫他补鞋,他补好后会送到村民家中。遇到残疾人到他的摊位补鞋,他经常不收钱。章秋华谈到这位小她4岁的弟弟,不住地感叹。她说:“这么多年来,仁欢始终乐观开朗,家里收拾得整整齐齐,自己烧饭、洗衣服、洗被子,而且烧得一手好菜。前些年,家里把他送到敬老院,他去住了10多天,觉得还是补鞋有乐趣,就回来重操旧业,希望他快乐地过好每一天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