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月26日晚,中央电视台《新闻联播》如此报道:长期在贫困线上徘徊的双溪村,此前垃圾遍地,处处是粗放式的家禽养殖,毁掉了绿水青山。因为扶贫工作组的到来,有了突破。双溪村党总支第一书记郭敏带头想办法、找出路,争取成为常绿镇美丽乡村创建试点村,拿到10万元创建资金。此后,双溪村规范家禽养殖,整理老台门、老房子,修复古井,保护古树。这样一来,引来了游客,带回了返乡创业的村民,慢慢有了茶园、蔬菜基地和农家乐。双溪村,山清水秀,沟壑丛生,地处常绿镇一处山坳里,这里曾出过7位黄埔军校学生,还是当年金萧支队被服厂、江南县委所在地,老台门有十来个,老房子有几十间。该村集体经济薄弱,因修建入村主干道杨大线,双溪村欠下大额债务,至今未还清,是个名副其实的“负债村”。双溪村有个很特殊的情况,全村八九百口人,做烤禽生意的有100多人,近六成年轻人常年在外打工,村里剩下的多为老年人,家家户户饲养家禽,脏乱差情况非常严重,垃圾遍地、杂草丛生。鸡粪、鸭粪到处都是,甚至连下脚的地方都没有。不少老房子破旧不堪,濒临坍塌。 2015年下半年,常绿镇决定自主打造镇级美丽乡村,考虑双溪村地理位置特殊,民风淳朴,村民素质高,村支两委肯干事、想干事等因素,将其列为镇级美丽乡村创建首选,下拨资金10万元。同批创建的还有青龙村石棚自然村、长佳村黄岭自然村,资金分别为10万元和20万元。用这10万元,双溪村做了哪些事情?组织人员清理掉沉积数年的垃圾;修好一口清朝时期的古水井;就地取材用竹片编织栅栏,为村内绿化及红豆杉、银杏、朴树、柳杉等古树做好保护围栏;整理好一些老台门、老房子;刷白墙体,画了一组墙画;布置好村内绿化,种上盆栽;拆除一间有碍观瞻的附房…… 靠着这样的精打细算,经过镇村两级共同努力,双溪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如今的双溪村更像是“世外桃源”,村内道路整齐、干净,再也看不到牲畜粪便;有的老房子虽已破落,但却异常整洁;几盆喇叭花在古墙头静静绽放;家门口大大小小的柴禾堆,堆放得很整齐…… 今年,双溪村还被列入区委农办首批“特色村”建设项目。该村积极筹备,要大干一场,14个建设项目已基本确定,包括入村口建设、村庄绿化、古道利用、江南县委旧址修复、黄埔生陈列馆等。为让村民富裕起来,郭敏想到了“娘家”区供电公司。她原是区供电公司银湖供电服务站站长,2015年7月,挂职担任双溪村“第一书记”。了解到双溪村地理位置偏僻,供电不稳,电力公司对村里线路进行了全面改造,还免费为村庄道路实施了亮灯工程。郭敏还向区供电公司申请,为山上茶园新增了一条线路,又为茶园引资办起农家乐…… 常绿镇党委书记陈水英说:“整治村庄环境,只是美丽乡村创建的第一步,双溪村已经做到了。接下来要壮大村集体经济,让村民富起来,让村庄富起来,彻底改变双溪‘负债村’的现状。” 陈水英说,按照规划,双溪村今后将打造一日游线路,从村左侧道路上山,途经江南县委旧址,车可行至席草坞林场,在农家乐用餐,再沿着游步道,徒步翻山绕行,至双溪村内,住民宿,吃农家菜,参观黄埔生陈列馆、章氏祠堂,欣赏古建筑、古水井、古树等。这不仅是一条休闲旅游线路,还是条“红色之旅”线路,它串联起江南县委旧址和黄埔生陈列馆两个“红色文化点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