参与讨论的家长有一点共同的心得体会,那就是“习惯养得好,终身受其益”,他们都注重从小从点滴灌输。
孩子自我保护意识的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,上述家长都认识到了习惯养成的重要性,这个观念很正确,但在具体操作中,因为孩子个性不同,还是会遇到各种问题。她提了一些有普遍性的建议供家长参考。
1. 明确告诉孩子后果。王女士所说的那个邻居家女孩,敢不关门就下楼玩,显然是没有考虑到后果,也不知道会有什么后果,可能觉得自己马上回来不要紧的。这就要家长平时多讲讲,配合真实的事例让她加深印象。一般来说,小学阶段的孩子听后都能明白。
2. 培养孩子责任意识。要让孩子知道,当大人不在家,他(她)就是一家之主,要对家里的安全负责。这也是培养孩子的独立、自理能力。把一个家交给孩子,会让他们产生自豪感。
3. 小学阶段以上建议配钥匙。幼儿期肯定不合适,但小学生具备自理能力,应该配,这也是一种责任意识。但记住一点,最好放在书包、口袋里,不可外露,比如挂在脖子上,以免被坏人跟踪。许老师这样教育儿子:开门时,如果身边有人,要等人走了再开,而且进门要迅速。
4. 不建议学生配手机,尤其是小学生。孩子的自制能力差,不容易管住自己,配手机很容易沉迷其中,不利于身心健康,而且很多孩子经常边走边玩手机,有安全隐患。有的家长如果认为给孩子配手机方便联系,那就配个功能单一的型号。其实,只要从小教育得好,让孩子有责任感,不让父母担心,就不存在联络不上的问题,所以完全没必要配手机。
编辑者:fyf808.com
更多资讯请访问 富阳房产网www.fyf808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