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月17日,吉林省长春市农村委员会考察团来富取经学习美丽乡村建设经验。山清水秀的生态走廊,村容整洁的美丽乡村,宜居、宜业、宜游、宜文的风情小镇……一个个饱含诗意的栖居地让考察团流连忘返。今年以来,富阳已用自己“有土皆绿、是水皆清、四季花香、处处鸟鸣”的美丽乡村特色吸引了38个省内外考察团来富调研取经,其中包括中农办、农业部等。富阳城乡阡陌之间究竟有怎么样的迷人风采?美丽乡村建设经验究竟“美”在哪里?多年来,富阳在探索中找到了烟雨江南乡村建设的一条实现途径。
杭州首创一:项目化管理
长春市考察团有关负责人说,新农村建设起点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。如何开好这个头?富阳以项目为抓手,对美丽乡村建设实行项目化管理这一路子,无疑提供了解决“标准是什么、资金来源怎么办、群众工作怎么做”三大问题的样板。
没有规矩不成方圆,尤其是在美丽乡村建设中,没有建设标准容易导致建设质量不过关、建设资金去向不明等问题。为此,市委农办按照抓项目的思路、办法,环环相扣,做到科学“定”项目、分类“汇”项目、跟踪“推”项目。“千村一面不是我们想要的效果,对于每一个村的建设,我们都会会同乡镇(街道)和有关部门,指导该村全面摸清村庄资源条件、人文历史等现状,之后再对照‘五美’创建标准,逐项找差距、定目标、定项目。”市委农办有关负责人说。
在推进工程进度方面,项目化管理有完善的实施办法和组织架构,给责任人产生了一种无形的“压力”。市委农办有关负责人举例道,春江街道春江村今年精品村创建任务之一是拆除9200平方米破旧房和搭建屋,“要在以前,这项任务总得拖几年,可如今状况大大不同,到目前为止已拆2万多平方米”。
据介绍,美丽乡村项目由市发改局和市委农办联合审查。资金方面,由市财政局等部门进行规范审价,把好资金投入源头关。“市财政每年安排不少于8400万元财政专项资金用于精品村建设,项目化管理确保了每一分钱都能用在实处。”
杭州首创二:每年挤出100亩用地指标
富阳山多地少,要想推进美丽乡村建设,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问题,没有用地指标怎么办?从规划美丽乡村之日起,市委、市政府就想到了这一点。为满足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建设用地需求,富阳开创性地专为美丽乡村建设每年挤出100亩用地指标。
政策的因势利导,对于乡村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。大源镇虹赤村书记曾德法对此深有感触。他说,作为全市为数不多的中心村,改善农房建设举措势在必行。“我们村一早就想建设新农居点,苦于没有用地指标。今年市里给了我们10亩地,问题一下解决了。”目前,新农居点项目已进入轨道。
此外,富阳将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主要载体,盘活土地存量,提高土地利用率,拓展美丽乡村发展空间。通过有机结合农村宅基地整治和空心村整治,2011年以来,全市农村复耕宅基地2700余亩,安置用地仅830亩左右,集约节约建设用地1900余亩。按照奖励政策,建设用地指标回收补助款达10亿元,扣除复垦及安置补偿成本外,可结余资金6亿元用于美丽乡村建设。
参悟美丽乡村建设实质:表里如一
美丽乡村建设全国都在花力气,各地农村面貌也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然而,也还存在不少问题,最突出的莫过于一些地方只注重外在而忽视内涵。正如《人民日报》评论员所述,“一看路,二看住,三看环境,四看树”,成了不成文的标准。道路硬化了、房子刷新了,花草种上了,但“污水靠蒸发,垃圾靠风刮,室内现代化,室外脏乱差”等问题却没得到解决。
在这一点上,富阳经验也是拿得出手。以春江街道八一村为例,这个造纸企业堆里的“世外桃源”,不仅路平、房子美、环境优,而且地下管网铺设建设项目标准甚至高于城市基础。目前,村里已实现雨污分流,接通管道燃气及城市自来水。“柏油路和砖瓦房固不可缺,但缺了垃圾桶和下水道的乡村,注定与美丽无缘。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,‘表里如一’才是必然要求。”市委农办有关负责人说。美丽乡村,并非为了单纯“美丽”,而是要让村民生活更便利、更幸福。从着力改善村容村貌向整体治理区域环境演进、从整治人居环境向配套发展村级服务演进,才能打造出美丽乡村,让村民过上真正体面的生活。
编辑者:fyf808.com
更多资讯请访问 富阳房产网www.fyf808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