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楼市的持续低迷,部分本土开发商将退出市场,外地资本和品牌房企将大规模进驻,与本地龙头鏖战瓯江。
“得益于限购政策的松绑,以及促销力度的加大,温州八九月份的成交量确实出现了反弹,但反弹难以持续。因为温州人没有置业的信心,土地供应量的增长使供大于求的趋势愈演愈烈,目前的供应量是2011年之前各年的5倍以上,至少在未来的四五年内都是如此。市场的库存压力将进一步增大,温州的房价还会继续下降。”温州当地一位房地产专业人士表示。土地供应量的增长与温州的城市发展密切相关,以往温州市就是指鹿城区,土地资源稀缺,年土地供应量低于80万平方米。近年来,温州主城区扩容,瓯海区、龙湾区也加快了发展,目前鹿城区的土地已经饱和,供应量增加的主要是瓯海、龙湾两个区的土地。
小梁是温州的一位新生代房产经纪人,他现在从自家公司拿到的销售提成是40%,他的师兄在2011年拿到的提成比例只有25%。“由于二手房市场的低迷,房产公司纷纷降低了付给中介公司的佣金,过去是房价的1.5%,现在能超过0.5%就不错了。所以,我现在到手的钱反而更少,快要做不下去了。”
“缺人越来越严重,特别是专业型熟练人才。现在的房产市场对人才要求很高,员工一年期淘汰率已经超过80%,很多人受不了这么大的压力选择离职。”即便在业绩还不错的三角洲地产公司,工作人员的压力也在成倍提升。以前,广告策划里只要将房产项目的图片做得好看些,然后再从宏观上描述项目有多么好,性价比有多么高即可;现在,如果仅仅做到这些,根本就不会有房产开发商跟三角洲谈项目。“我们针对细分市场进行策划,让广告展现出区分度。现在每个人晚上10点之前都下不了班,要是项目催得急,要连熬几个通宵。”陈好说。
压力前所未有,可一旦完成了这轮大浪淘沙的洗牌过程,剩下来的金子将来就一定有发光的一天。持这种观点的房产专家不在少数。
“温州市最高峰有300多家开发公司,3000多经纪人,他们的水平参差不齐,很多人实际上没能力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。”温州大学房地产研究所研究员陈鸿透露,温州很多开发公司的老板之前没有从事房地产行业的经验,只是看到有钱赚才杀进来。“有的开发公司只有两个人,一个是董事长,他自己;另一个被称为财务人员,他老婆,像这样的公司能运作起来么?本来就应该淘汰。”
陈鸿直言,对于这些做不好甚至拿不到项目的“僵尸”公司,就应该让它们安心死去,政府没必要恐慌,更没必要施以援手。据了解,在温州,中瑞系的房产项目本身具有相当强的竞争力,公司的部分股东在体制内任职,他们为了完成“政府的任务”,有时不得不出手拯救一些经营不善的楼盘,但这些楼盘最终的销售情况并不好。“政府可能有社会稳定的考量,但市场的事情最好还交给市场来处理,不要麻烦市长。”陈鸿说。
陈好也认为,温州房地产开发商多而散,很多中小开发商会经历痛苦的覆灭过程。温州痛定思痛,正准备从“被招商城市”向“招商城市”转型,吸引外地优质资本进入,盘活市场。目前,房子卖得好的主要是温州本地龙头地产商——比如中梁等少数几家,也有几家外地的品牌地产商——比如万科等。外来品牌房企不断涌入,带来新的开发理念、产品创新和周期利润率观念,推动温州地产开发从缓慢开发等待市场升值到以时间换空间,快速开盘换取合理利润;产品更趋向于满足居住需求,而不是面积的大而无当。本土龙头房企也可以取长补短,和外来房企一较高低。
“如此一来,温州的房地产市场将在市场竞争中健康发展,此轮洗牌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。”陈鸿希望,5年里经历6次调控,跌了28个月的温州楼市,能够尽快迎来春天,平稳回归。
房地产行业曾经为中小企业“加血续命”,现在却成了恶性循环,但客观上还是有着释放风险的作用,要是危机再过两年才爆发,损失肯定更严重。
“温州99%以上的企业属于中小企业,高峰时超过40多万家,直接决定着温州的GDP和税收。温州经济又是全国民营经济的标杆,如果温州出了问题,那么全国的民营经济都会出问题。”民进中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、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周德文如此评价温州的中小企业。
改革开放后,温州经济飞速发展。1978年,温州市GDP为13亿元,2002年增长到1055亿元,24年内猛增81倍多。“温州模式”为世人所瞩目。然而,至此以后,温州中小企业的发展速度逐渐趋缓。从2009年开始,受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影响,温州的中小企业势头渐衰,制造业举步维艰,而当时房地产市场却十分红火,温州实业家将关注的焦点也转移到房地产行业上来。
“实力强的企业开发房地产,实力弱的企业炒房地产,企业家用房地产市场的收益弥补了实体经济中下降的利润,房地产市场支撑和带动了中小企业的发展。”周德文说,那时,企业家们往往把企业作为融资平台,从银行或民间“套取”资金,投资“副业”——房地产而一夜暴富。有人嘲笑那些还在一心一意做实业的老板:“企业一年赚的还不如老婆平时用零花钱炒房赚得多”。
可房价下跌后,实体经济便受房价拖累,生存困难。周德文坦承,温州民间借贷危机以来,有的中小企业资金链出现断裂。目前,温州的中小企业仍然处在最困难的时期,同时,这反过来又减弱了温州楼市上扬的助推力,使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。
编辑者:fyf808.com
更多资讯请访问 富阳房产网www.fyf808.com